摘要
三峡水库生态屏障区土地利用类型及其结构快速变化,直接影响入库的土壤侵蚀、径流及土壤养分流失输出;研究土地利用结构对地表径流养分输出及地表水质影响,可为控制地表水质和水体富营养化提供基础数据。选取三峡库区低山丘陵区的秭归县兰陵溪小流域集水区,代表以林地(S1)、林地+园地(S2)、园地(S5)为主的典型土地利用结构,自动采集水样,常规监测及典型降雨径流过程连续监测,探究地表径流土壤养分氮磷浓度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显示,雨季集水区间径流的氮素浓度存在较大差异,S5的氮磷输出浓度都显著高于S1和S2(P<0.05);集水区间径流的氮磷浓度变幅差异显著(P<0.05),氮磷输出浓度表现为S1<S2<S5;园地为主集水区(S5)径流养分浓度对降雨响应较S2和S5迅速。研究表明,适当增加林地比例,控制园地、耕地比例以及在河岸边设立缓冲林带,实行茶林间作等方式,可降低径流氮磷浓度;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可降低土壤氮磷输出负荷。
-
单位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