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铜对冬毛期雄性乌苏里貉毛皮品质、脏器指数、血清生化指标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随机选取体重相近的雄性乌苏里貉105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为7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别饲喂添加蛋氨酸铜为0(对照组)、30(Ⅰ组)、45(Ⅱ组)、60(Ⅲ组)、75(Ⅳ组)、90(Ⅴ组)和200 mg·kg-1(Ⅵ组)的试验日粮,预饲期7 d,正式期60 d。试验结束后每组选择8只乌苏里貉采血、屠宰,检测毛皮长、铜蓝蛋白酶活性、超氧化物酶活性及肝中相关基因表达的测定。结果表明:1)铜添加水平对貉的体长、鲜皮长、针毛长与针毛细度有显著影响(P<0.05),对鲜皮重、绒毛长与绒毛细度没有显著影响。2)日粮铜添加水平对乌苏里貉的心脏指数、肝脏指数、肾脏指数与脾脏指数没有显著影响。3)随着铜水平的升高,血清葡萄糖(glucose, GLU)含量也随之升高(P<0.05),不同铜添加剂量对血清中乳糖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使血清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ER)、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与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opper and zinc superoxide dismutase,Cu-Zn SOD)的活性先升高后趋于稳定(P<0.05)。4)日粮不同铜添加水平对肝的CER、Cu-Zn SOD、生长激素受体(Growth hormone receptor,GHR)与胰岛素生长因子I(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基因表达有显著影响,90与200 mg·kg-1组的肝CER和Cu-Zn SOD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30 mg·kg-1组,30 mg·kg-1组肝CER和Cu-Zn SOD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添加组(P<0.05)。90 mg·kg-1的肝GHR和IGF-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添加组(P<0.05)。饲粮中铜添加水平为60~75 mg·kg-1时,貉的毛皮品质最佳;血清中CER和Cu-Zn SOD的酶活不会随着铜水平的变化而显著变化;血清中AST、ALT和LDH的酶活没有显著变化;此外,还提高了肝内GHR和IGF-1基因的表达量,促进貉生长。结合以上测定指标,建议貉的饲粮中铜添加含量为60~75 mg·kg-1。

  • 单位
    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