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获卵数与其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妇幼保健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短效长方案IVF-ET治疗的2 652个获卵周期数据,按获卵数分为A组(≤5个)、B组(610个)、C组(1115个)、D组(1620个)和E组(≥21个)。分析各组周期数、年龄、不孕年限、基础促卵泡生成素(b FSH)、促性腺激素(Gn)刺激天数、Gn用量、移植日内膜厚度、受精率、优胚率、囊胚形成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无可移植胚胎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不同组间的b FSH、Gn刺激天数、移植日内膜厚度、优胚率、囊胚形成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获卵数随年龄、不孕年限增加呈下降趋势,各组间年龄A组与B、C、D、E组,B组与D、E组,C组与D、E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不孕年限A组与B、C、D、E组,B组与E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n用量随获卵数增加呈下降趋势,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间受精率及种植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获卵数降低,无可移植胚胎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随着获卵数增加,OHSS发生率也显著增加(P<0.05)。结论:短效长方案中获取适量的卵子能够获得较满意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