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中胎儿血红蛋白水平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发病的关系

作者:卫红利; 张璐璐; 孙梦雅; 徐彤; 赖春池; 姜红*
来源:精准医学杂志, 2023, 38(01): 28-31.
DOI:10.13362/j.jpmed.202301008

摘要

目的 探讨出生时胎龄<32周早产儿生后早期动脉血胎儿血红蛋白(HbF)水平与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2年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出生时胎龄<32周的早产儿99例,根据是否诊断为ROP,分为ROP组(34例)和非ROP组(65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患儿生后2周动脉血HbF水平与ROP的相关性。结果 ROP组患儿出生时胎龄以及出生体质量均显著低于非ROP组(t=3.371、3.218,P<0.05),出生时胎龄<28周患儿构成比、出生体质量<1 000 g患儿构成比、顺产患儿构成比、生后2周内输血患儿构成比,以及用氧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或长于非ROP组(χ2=4.390~11.579,Z=3.283、5.207,P<0.05)。ROP组患儿生后2周动脉血血红蛋白(Hb)水平及HbF比例均显著低于非ROP组(t=-2.791、-3.599,P<0.05)。Logistic回归法分析显示,动脉血HbF比例降低是ROP发生的危险因素(OR=0.915,95%CI=0.849~0.987,P<0.05)。结论 出生时胎龄<32周早产儿生后2周动脉血HbF比例降低是ROP发生的危险因素,维持较高的动脉血HbF水平可能对临床ROP的发生具有预防作用。

  • 单位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