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2018—2022年23个省份381个规模奶牛场成母牛乳房炎发病事件,主要影响乳房炎的可能因素:发病月份、发病乳区位置和个数、发病次数、产后天数、胎次、严重程度等。[方法]每头牛同一胎次内不同产后天数多次发病记为多次。发病次数统计根据所有牛只乳房炎事件进行计数求和,不同因素下各水平占比根据各水平乳房炎计数小计占该因素下所有水平乳房炎计数总和。[结果](1)7—9月乳房炎发病次数占比较高。(2)单一乳区感染乳房炎的可能性最大,左前乳区累计发病最多,占比27.7%;其次是右前乳区,占比25.3%。(3)产后14天内乳房炎发病次数最多,占比10.6%;产后0~105天乳房炎发病次数占比43.2%。(4)奶牛第1次发病后,26.6%牛只会再次发生乳房炎(即复发率超过25%),而第3次发病占第2次的37.1%。乳房炎发病次数超过5次及以上时,奶牛乳房炎复发率超过50%。(5)乳房炎治愈天数多集中在0~6天(占比48.9%)和7~13天(占比31.5%)。[结论]为减少奶牛乳房炎频发,需做好7—9月防控,加强产后2周内乳房护理和产后105天内乳房炎揭发工作,挤奶期间给予前乳区更多观察和护理,及时淘汰乳房炎频发的牛只。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