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木香犯火炮制前后挥发性成分,为揭示"勿令犯火"的炮制规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顶空进样结合GCMS联用法的方法,色谱柱Agilent HP-5MS;进样口温度250℃;载气为He,柱流量1.0mL·min-1。初始温度40℃,保持3min,以2℃·min-1升至150℃,保持2min,最后以10℃·min-1升到280℃。分流比10∶1。电离方式IE,电子能量70Ve,离子源温度230℃,四级杆温度150℃,采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并对其加以鉴定。结果生品木香挥发性成分占总检出物的94.67%,炒木香占93.98%,麸炒木香占96.42%,麸煨木香占96.00%,纸煨木香占94.26%。其中它们共有的成分仅有16个,分别为β-榄香烯、alpha-紫罗酮、2, 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双环庚-2-烯、蛇麻烯、6,10-二甲基-5,9-十一双烯-2-酮、Α-姜黄烯、β-紫罗酮、1,2,3,4,4a, 5,6,8a-辛氢化-4a, 8-二甲基-2-(1-甲基乙烯基)-,[2R-(2α,4aα,8aβ)]-萘、2-甲基丁醛、2,3-丁二醇、糠醛、1-异丙基-4-亚甲基双环[3.1.0]己烷、环己烯、1-十五烯、5-异丙烯基-2-甲基环戊烯-1-烯甲醛、1-乙烯基-1-甲基-4-亚甲基-2-(2-甲基-1-丙烯基)-环庚烷。1,3-环辛二烯是生品木香和纸煨木香含量最高的成分,1,4-环辛二烯是炒木香和麸煨木香含量最高的成分,螺环[2.1.2.2]壬烷-8-酮是麸炒木香的含量最高的成分。结论木香经过不同犯火方式炮制后挥发性成分差异较大,可能是其发挥药效的重要物质基础。
-
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