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脂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细胞线粒体选择性自噬机制的干预效应。方法:80只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出10只作为8周空白组(第8周末处死)和10只作为12周空白组(第12周末处死)作为正常对照,始终予以普通饲料喂养。剩余60只予以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大鼠模型,分别为8周模型组(第8周末处死),脂肝方低、中、高剂量组,西药组(立普妥灌胃),12周模型组,每组10只,上述5组大鼠喂养至12周末处死并采集血液、肝脏标本,采用全自动生物化学仪检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水平;透射电影观察线粒体自噬溶酶体结构,Western Bolt检测Mfn1、Opa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血清ALT、AST、TG、TC较同期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电镜观察肝细胞线粒体及自噬体结构,发现正常组未见自噬体,模型组和西药组可见少量自噬体,中药组的自噬体明显增多,结构典型,包裹有线粒体碎片等其余细胞器,并且以脂肝方高剂量组增多最为明显。Western Blot结果提示,模型组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神经萎缩蛋白Opa1表达水平较空白组同期显著降低(P<0.05),药物干预后,这两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脂肝方高剂量组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自噬参与了高脂饲料诱导脂肪肝发生发展的过程,脂肝方对改善NASH模型大鼠的肝脏脂质代谢及脂肪变性有明显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线粒体选择性自噬,抑制线粒体损伤和肝细胞凋亡而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