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沙漠化是荒漠化的主要类型之一,是以风蚀为主要特征,以空气动力为主要自然营力叠加在人类活动条件下所造成的土地退化过程。我国的沙漠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区,涉及的地带性生态系统包括草地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典型区的研究表明:在降水量50mm的荒漠河岸林,维系植被生长的水源来自地表水和地下水,消除对河岸林的干扰后再保证一定的水资源补给,3年左右河岸林幼苗数量和生长明显改善。对于雨养生态系统来说,围封后植被盖度的恢复所需时间较短,例如科尔沁沙质草地围封3年左右植被盖度恢复接近最高。但植物种的恢复时间相对较长,例如典型草原区的河北坝上,农田弃耕后15年左右90%左右的植物种得到恢复,土壤恢复相对比较缓慢。在缺乏天然生态系统的地区建立斑块地带性植被,形成生态修复的“种子岛”,有利于缩短修复的时间;对于修复到一定阶段的生态系统必须施加轻度的干扰,以维持稳定和促进生态系统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