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来源于食源性疾病的病人粪便标本中分离的沙门菌进行耐药检测,掌握我国食源性致病菌的耐药状况和发展趋势。方法通过增菌、显色培养基分离、API20E生化和泰国血清鉴定。沙门检测菌株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抗药性检测,定量测定沙门菌对15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120株食源性沙门菌对氨苄西林(AMP)、萘啶酸(NAL)、四环素(TET)、复方磺胺(SXT)、氨苄西林/舒巴坦(AMS)、头孢唑林(CFZ)、氯霉素(CHL)、头孢噻肟(CTX)、环丙沙星(CIP)、阿奇霉素(AZM)、庆大霉素(GEN)、头孢西丁(CFX)、头孢他啶(CAZ)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率分别是:90.0%、89.2%、70.8%、51.7%、40.0%、35%、26.7%、26.7%、26.7%、25%、20.0%、2.5%、0.8%。亚胺培南(IMP);红霉素(ERY)全部敏感.。其中90株为3类以上抗生素耐药,多重耐药率为75.0%。MIC值1>64(μg/m L)不等。全部菌株分15种血清型,其中肠炎沙门58.5%;鼠伤寒沙门16.3%;斯坦利沙门4.9%等。57种抗药谱,分布最多的是AMP-TET-NAL-和AMP-NAL-各为11株;其次是AMP-AMSTET-NAL-7株;多重耐药株从311种抗生素不等。结论来源于吉林省各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点的病人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的沙门菌主要是肠炎和鼠伤寒沙门菌血清型,并且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应高度重视和加强食源性疾病中沙门菌的耐药性监测,以保证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
-
单位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