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乳腺断层结合合成二维图像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作者:张鹏; 周会; 孙小会; 刘红艳; 黄奕妆; 邓树芳; 唐美群; 吴文英
来源: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2, 31(09): 1629-1633.
DOI:10.3969/j.issn.1006-7035.2022.09.009

摘要

目的:探讨DBT合成二维图像(S2D)能否取代FFDM图像。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术前均同时行FFDM和DBT检查,具有术后病理结果的100例乳腺疾病患者(120个病灶)。一次检查获得三种图像:FFDM图像、DBT薄层图像、S2D图像(重组DBT薄层数据得到类似FFDM图像),并将其分成四组图像:FFDM、S2D、DBT+FFDM、DBT+S2D;对每一个病灶进行BI-RADS分类,根据分类结果判断良恶性,0-4A类判为良性,4B类及以上判为恶性。记录FFDM和DBT的平均腺体剂量。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四组图像在BI-RADS分类中的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价四组图像鉴别病灶良、恶性的能力,以病理结果作为判定病灶良恶性的标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FFDM和DBT平均腺体剂量的差异。结果:78个良性病灶、42个恶性病灶。FFDM与S2D、DBT+FFDM与DBT+S2D的BI-RADS分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BT+S2D与S2D的BI-RADS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BT+FFDM、DBT+S2D鉴别病灶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均为0.96,敏感度、特异度均为88.1%、94.9%,优于FFDM和S2D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7和0.821)。FFDM和DBT的单个体位平均腺体剂量分别为(0.92±0.17)mGy、(1.50±0.27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97,P<0.05)。结论:S2D图像可代替FFDM图像,DBT+S2D的检查模式能够在确保安全的辐射剂量下,提高乳腺病变的诊断效能,值得推广应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