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CoV-2污染的进口冷链产品导致的一起大连本土新冠疫情

作者:王佶; 薄志坚; 毛玲玲; 杨世宏; 鲁茁壮; 聂凯; 冯晔囡; 赵翔; 姚文清; 孙英伟; 孙海波; 吴凡; 向妮娟; 王越; 宋洋; 马会来; 陈操; 马学军; 孙克*; 许文波*
来源:病毒学报, 2021, 37(06): 1283-1291.
DOI:10.13242/j.cnki.bingduxuebao.004050

摘要

2020年12月15日,大连市报告了4名码头冷链货物搬运工人SARS-CoV-2核酸检测呈阳性,在此之前,大连市已经连续136天没有报告本土病例。在这次大连COVID-19疫情(简称"大连新冠疫情")中,我们收集了2020年12月15日至2021年1月8日期间大连新冠疫情中全部感染者(83)及部分接触的轮船货物样本,其中确诊病例占61.45%(51/83),无症状感染者占38.55%(32/83)。通过高通量测序,共获得76条SARS-CoV-2全基因组序列,其中72条(86.75%,72/83)来自临床样本,4条来自R国籍A货船上的冷链食品外包装样本。基因组分析数据显示,与武汉参考株(NC045512)相比,76条全基因组分别存在12~16个核苷酸突变位点,共享12个核苷酸突变位点,符合B.1.1进化分支突变特征。结合病毒基因组学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综合分析表明,大连新冠疫情是一起由SARS-CoV-2污染的进口冷链产品感染码头工人导致的本土疫情,在传播过程中至少形成了3个病毒代际和3个相对独立的传播链。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