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西藏土地改革虽然以平叛为契机及时展开,但是仍然依据内地土地改革经验,在分配土地前,先是以减租斗争为土改的基础和铺垫。贯彻革命的阶级路线成为西藏土地改革贯穿始终的一条政治红线。根据宗教团体参与叛乱与否,分别采取没收和赎买的政策,摧毁寺庙经济的封建剥削基础,旨在尽可能抑制其政治影响力。西藏土地改革对牧业区暂不土改,但是仍然开展了以"牧工、牧主两利"为内容的经济斗争。西藏土地改革后,并未立刻走上合作化道路,而是选择确定个体农民的土地所有权,以互助组方式发展农牧业生产,充分体现了土地改革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