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农民健康的主要威胁,而及早发现和规范管理是慢性病治疗的2个阶段,这为农村医疗服务供给提出了结构性要求。为此,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和Hausman-Taylor模型等方法,考察农村医疗服务供给结构对慢性病治疗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村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供给都能明显改善慢性病治疗状况,其中县级医院服务供给更适合于慢性病诊断,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供给更加符合慢性病后期管理需要。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在农村医疗服务供给中,慢性病诊断对医疗服务供给质量要求较高,必须依靠县级医院;而确诊慢性病的后期管理注重医疗服务可及性,对此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更具优势。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