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源自印度的佛塔从公元6世纪开始在中国逐渐形成了打破圣凡界限被广泛接受的塔葬习俗。从刻于墓塔上的文字——塔铭与墓塔上的造像来探究宝山塔林形成背后所体现的死后世界观,可以看出不同于广泛存在于石窟寺中的佛教造像,河南安阳宝山塔林中的造像因墓塔主身份不同而带有鲜明的身份色彩,佛像与俗人造像并存。这些同时刻有图像与文字的塔形龛是墓塔主身份的象征,既是对其生前所修功德的认可,也是表现其虔诚佛教观在死后的延续。在这里,"塔"不再是佛陀或者圣徒的专属神圣化象征符号,而是普通僧众乃至俗人可以实现死后解脱成佛的理想空间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