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类型比较和疗效分析

作者:张碧茹; 周利林; 陈勇明; 黄荣生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 2013, (22): 76-77.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3.22.202

摘要

目的观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发病类型构成及手法复位治疗对各类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耳鼻喉科就诊的62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进行分类统计,并行手法复位治疗,其中后上半规管型患者采用Epley法,水平半规管型患者采用Barbecu翻滚法,治疗1月后复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后半规管BPPV共50例,其单纯右侧39例,单纯左侧8例,同时双侧3例。上半规管BPPV共2例,均为单纯右侧。前半规管BPPV共8例,其中单纯右侧5例,左侧4例,同时双侧1例。混合型BPPV2例,其中同侧后半规管及水平半规管BPPV1例,另外1例是右侧后半规管BPPV伴左侧水平半规管BPPV;痊愈58例(93.5%),改善2例(3.2%),无效2例(3.2%),总有效率96.8%。结论 Epley法和Barbecu翻滚法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效果好,操作简单,适于推广。

  • 单位
    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