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考察宜宾震后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与情绪调节策略等状况及其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探讨PTSD、抑郁与情绪调节策略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创伤后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抑郁量表、情绪调节策略量表,对宜宾震中长宁县321名青少年进行测量。结果:(1)震后2周,6.50%的青少年有PTSD倾向,46.40%的青少年有抑郁症状,表现出更多的回避性症状(维度得分3.24±0.77)以及警觉性增高症状(维度得分10.24±2.49);(2)从性别看,女生的CES-D量表得分(t=-2.804,P<0.01)及发生率(χ2=7.100,P<0.05)均显著高于男生,同时其ERQ量表的认知重评维度得分(t=-2.154,P<0.05)亦显著高于男生,而男生的ERQ量表表达抑制维度得分(t=2.650,P<0.01)显著高于女生;从年级看,初中生PCL-5得分(t=3.147,P<0.05)及发生率(χ2=15.797,P<0.01)均显著高于高中生,同时在认知重评维度(χ2=5.747,P<0.05)上高中生得分显著高于初中生;(3)被试的PCL-5量表得分与CES-D量表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639,P<0.01),与ERQ量表的认知重评维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187,P<0.01),与表达抑制维度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139,P<0.05);被试CES-D量表上的得分与ERQ量表的认知重评维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260,P<0.01),与表达抑制维度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120,P<0.05);(4)有PTSD倾向的被试在CES-D量表上得分显著高于没有PTSD倾向的被试(t=5.617,P<0.01);同时,有PTSD倾向的被试在ERQ量表的认知重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没有PTSD倾向的被试(t=-2.870,P<0.01),有抑郁症状的被试在PCL-5量表上得分显著高于没有抑郁症状的被试(t=12.194,P<0.01);同时,有抑郁症状的被试和没有抑郁症状的被试分别在ERQ量表的两个维度上得分呈显著差异,表现为有抑郁症状的在表达抑制维度上显著高于没有抑郁症状的(t=2.021,P<0.05);而认知重评维度上,有抑郁症状的则显著低于没有抑郁症状的(t=-2.780,P<0.01)。结论:震后不久的灾区青少年的PTSD倾向和抑郁症状较严重,而性别、年龄的不同有较明显差异;应有重点地关注女生以及年龄偏低的青少年,注重提升他们的情绪调节策略。
-
单位宜宾学院;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