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年限对白及表型性状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作者:张新秦; 周涛; 肖承鸿*; 江维克; 杨昌贵; 张永萍; 余珺
来源:中药材, 2020, 43(11): 2619-2623.
DOI:10.13863/j.issn1001-4454.2020.11.002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种植年限白及农艺性状、多糖及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规律,为白及种植及采收提供依据。方法:以种植1年、2年、3年、4年的白及和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白及农艺性状、多糖和土壤pH、容重、颗粒组成、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变化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不同种植年限白及各农艺性状指标大小总体表现为4年>3年>2年>1年,产量以4年最高,而单个块茎鲜重以3年最大;种植2年与种植3年白及多糖含量无显著差异,而显著高于种植1年和4年;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粘化现象明显,有机质、有效磷、有效铁、有效锰和有效锌均有下降趋势;土壤中各理化性质的变化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综合药材产量及品质,建议白及在贵州产区以种植3年或4年采收;随种植年限的增加,适当增加有机肥、磷肥及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量。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