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唐宋以来,文献记载中的“铜梁”“铜梁县”“铜梁山”“小铜梁山”名实含混不清。梳理历朝有关记载,唐铜梁县得名应该源于小铜梁山,唐代铜梁山与小铜梁山实为两山,两宋以后总体趋势由两山逐渐混为一山,致使铜梁县得名说法混乱繁杂。实际上,在山岳名实关系复杂的表象背后,暗含的是对“铜梁”山名资源的借用。“铜梁”拥有文学、旅游、宗教等价值,从而具有丰厚的山名资源。因此,明清以后,人们出于浓厚的乡土情怀,通过模糊山岳名实、虚构山岳归属、嫁接山岳文本的方式重新建构铜梁县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