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国时期,细菌学说已为中医界认识并接受。民国名医恽铁樵、祝味菊、阎德润、谭次仲等在研究《伤寒论》时,认为伤寒学可治疗感染性疾病,并参合西说整理伤寒学的治疗理论,认为《伤寒论》中既有可直接杀菌的药物,如乌梅、黄连、黄柏等,也包含了一系列可不通过杀菌也可治愈感染性疾病的对策,如对证、治人、排毒、诱导等方法。同时,对《伤寒论》八法中汗、温、清等方法在抗感染中的作用与机理进行了阐释。在中西医比较中,他们还提出了杀菌、非杀菌抗感染法为"治病"与"治人"的中西比观,其理论与经验可为当今中医药抗感染研究提供多元、非线性思维借鉴与临床参考。
-
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