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肝纤维化是肝硬化、肝细胞癌的前期病变,早期治疗可以延缓肝纤维化的进展速度。目前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方法主要有肝穿刺活检术、血清学标志物等,但各诊断方法又各有其缺陷。目的通过建立兔肝纤维化模型,探讨应用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ARFI)技术评估兔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5年4—10月选用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4只,随机选取36只为实验组,8只为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16周建立兔肝纤维化模型,起始剂量为0.3 ml/kg,剂量递增,第4周剂量为0.4 ml/kg,第5周后剂量为0.5 ml/kg;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0.9%氯化钠溶液。分别于造模第4、6、8、10、12、14、16周随机选取实验组3~6只,对照组1~2只,应用ARFI检查活体、离体兔肝横向剪切波速度(SWV、SWV1)。每次检查完成后采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兔并取兔肝组织先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而后行Masson染色,确定兔肝纤维化病理分期,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及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ARFI评估肝纤维化分级的诊断价值。结果至造模第16周时,成功建立各分期的兔肝纤维化模型。病理检查结果示:对照组兔肝脏病理学检查均正常,无纤维化;实验组36只兔最终死亡4只,造模成功32只(肝纤维化分期为F1期6只、F2期10只、F3期8只、F4期8只),造模成功率为88.9%(32/36)。实验组F1~F4期的SWV、SWV1大于对照组,实验组F2~F4期的SWV、SWV1大于实验组F1期,实验组F3~F4期的SWV、SWV1大于实验组F2期,实验组F4期SWV1大于实验组F3期(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F1~F4期SWV1均大于SWV(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SWV诊断肝纤维化≥F2期、≥F3期、F4期的AUC分别为0.901、0.939、0.945(P均<0.001),截断值分别为2.21、2.29、2.36 m/s,灵敏度分别为80.8%、87.5%、87.5%,特异度分别为83.3%、87.5%、79.3%;SWV1诊断肝纤维化≥F2期、≥F3期、F4期的AUC分别为0.901、0.901、0.958(P均<0.001),截断值分别为2.58、2.92、3.26 m/s,灵敏度分别为80.8%、81.3%、87.5%,特异度分别为83.3%、87.5%、95.8%。结论采用ARFI检查的SWV、SWV1可用于评估肝纤维化程度,SWV、SWV1诊断兔肝纤维化程度各期的AUC均大于0.9,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
单位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