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蔗蔸形态特征与甘蔗生物量、宿根性间的内在联系,为强宿根性甘蔗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和种质创新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测定29个供试甘蔗品种(系)的生物量、地上部农艺性状、蔗蔸中根系和地下芽形态特征等24个性状,采用SPSS 22.0对蔗蔸形态特征进行遗传变异、相关性、通径和因子分析及系统聚类。【结果】供试甘蔗品种(系)的各性状变异系数为7.26%~49.47%,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616~2.030,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变异。除根冠比和高位芽萌发数2个性状外,其余22个性状均在29个供试甘蔗品种(系)间差异显著(P<0.05,下同)。蔗蔸形态特征与甘蔗生物量、宿根性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P<0.01)相关性。通径分析结果显示,蔗蔸体积、有效茎数、根交叉数和地下芽总数是影响甘蔗地上部生物量构成的关键性状;有效茎数、地下芽总数和蔗蔸生物量对宿根发株率构成影响较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22个性状指标可简化为7个因子,其累计贡献率达82.09%。聚类分析将29个供试甘蔗品种(系)在遗传距离为15.00处划分为4个类群,其中柳城05-136、福农09-12206、德蔗07-36、桂糖54号、桂糖42号和云蔗08-1095具有丰富的地下芽库、发达的地下根系,且生物量大,宿根性强。【结论】供试甘蔗品种(系)在生物量、宿根性和蔗蔸形态特征上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建立基于蔗蔸形态特征、生物量及宿根性的综合评价模型评价甘蔗的宿根性表现,筛选出柳城05-136、福农09-12206、德蔗07-36、桂糖54号、桂糖42号和云蔗08-1095等6个具有高生物量、强宿根性的甘蔗品种(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