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商周时期中国就出现了疑似翼兽的造型,但它们并非春秋之后中国翼兽的直接源头。翼兽起源于两河流域,两河流域的翼兽具有明确的内涵,是美索不达米亚先民崇拜的具体神明。探索中国翼兽源流的关键是飞翼。翼兽的飞翼具有实际的功用,神兽飞翔必须借助飞翼,因此西亚、希腊、波斯翼兽拥有强大的翅膀,用有力的翅膀来突出翼兽的飞翔能力和神性。在东传过程中,飞翼逐渐被装饰化、符号化,斯基泰和萨尔马提亚的翼兽双翼逐渐缩小。中国翼兽的飞翼继承了斯基泰和萨尔马提亚的符号化特征,并融入了中国本土特色,形成多样的翅膀造型。从飞翼来看,中国翼兽远未形成“外在典范”,其精神内涵也具有中国特色,在古代中国思维中,飞行升天不一定需要翅膀,翅膀与神性也没有必然关系。

  • 单位
    四川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