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以国际通用的BMI作为体重测量指数,分析班级同伴网络对青少年体重的影响。研究发现,班级同学的平均BMI越高,个体的BMI和超重几率也会随之提高,说明同伴网络的影响确实存在;班级中同性别学生的相互影响大于不同性别学生的相互影响,多数成员的相互影响大于少数成员的相互影响,说明班级同伴网络的影响具有非均等性;班级学生的平均BMI越高,个体越少感知到自我肥胖,说明群体体重规范是同伴影响的潜在机制。这些研究发现对肥胖流行的社会干预提供了相应的实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