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煤反浮选试验工艺研究

作者:宁可佳; 崔家画; 徐宏祥*; 王鹏辉; 雷文杰; 黄波; 邓久帅
来源:矿业科学学报, 2021, 6(02): 228-236.
DOI:10.19606/j.cnki.jmst.2021.02.011

摘要

以内蒙古宝日希勒的褐煤为研究对象,通过煤泥反浮选试验和正交试验等,分析研究了褐煤的表面特性和浮选特性,探索提高褐煤浮选效果的药剂种类、用量和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十二胺(DDA)对褐煤的反浮选效果优于十八胺(ODA)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当捕收剂DDA用量为1 400 g/t时,反浮选效率最大为6.89%,浮选尾煤最低灰分为11.23%,此时浮选尾煤产率为84.46%,浮选精煤与浮选尾煤灰分差的最大值为5.25%;在DDA用量一定的情况下,当糊精用量为1 600 g/t时,浮选精煤灰分为15.58%,浮选尾煤灰分为10.77%,该差值达到4.81%;DDA用量、糊精用量、仲辛醇用量对浮选尾煤产率的影响均不显著;DDA用量对浮选尾煤灰分的影响很显著,而糊精和仲辛醇用量对浮选尾煤灰分的影响不显著。对褐煤而言,连续多次反浮选工艺可以得到低灰分(10.20%)、高回收率(达到70%以上)的精煤。胺类捕收剂由于其物理吸附和络合物吸附作用,对褐煤中石英、硅酸盐、碳酸盐等矿物质具有较好的捕收作用。在矿浆中,糊精中的氢原子与褐煤表面存在的大量氧、氮等强电负性的原子相互作用,形成作用力较强的氢键,从而在煤粒表面形成亲水薄膜,使得煤粒变得亲水而被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