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水体富营养化和气候变暖加剧了入侵蓝藻的全球性扩张;化感作用在此类蓝藻的扩张中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对不同物种之间的化感竞争关系,仍研究不足。针对近年来上海地区水体出现的金孢藻水华现象,以卵孢金孢藻和2种土著浮游植物(铜绿微囊藻、四尾栅藻)为研究对象,通过滤液培养方式,观测藻类生物量、叶绿素a含量和光合作用荧光活力等指标的变化,探究卵孢金孢藻与2种微藻种间的化感竞争作用。结果表明,在室内BG11培养条件下,铜绿微囊藻滤液仅在实验前4d对卵孢金孢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潜在最大光合效率(Fv/Fm)和实际光合效率(Yield)先下降后上升,实验结束时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卵孢金孢藻滤液随时间延长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4 d后比生长率和叶绿素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其光合活性影响不显著。四尾栅藻滤液显著抑制卵孢金孢藻的生长,2 d后生物量和叶绿素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卵孢金孢藻的光合活性无明显变化;卵孢金孢藻滤液对四尾栅藻的生长和潜在最大光合效率、实际光合效率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等无显著影响(P>0.05)。金孢藻与微囊藻和栅藻之间不同的化感响应,表明同一水体中的蓝藻可能更易成为金孢藻的化感抑制目标;同时,化感效应结果与不同物种的自身特性和水体营养水平有关。实验结果进一步探究了卵孢金孢藻与不同浮游植物之间的竞争关系,为进一步了解卵孢金孢藻的扩散和暴发机制积累了基础数据,可为我国新型蓝藻水华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 单位
    农业部; 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上海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