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川崎病患儿血清脑利钠肽(BN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患儿心功能的关系。方法以2013年4月至2015年12月在山东省威海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57例川崎病患儿作为病例组,同期在儿保科60例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病例组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和健康组儿童血清BNP、h-FABP水平,采用心脏彩超检查患儿的心功能指标,与健康组儿童进行对比,并分析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BNP、h-FABP水平与患儿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患儿急性期、恢复期BNP[(552.64±194.67)ng/L、(91.35±32.60)ng/L]、h-FABP[(18.62±3.90)μg/L、(8.02±1.90)μg/L]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37.22±8.05)ng/L、(6.84±1.84)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495、21.062、12.417、3.413,均P<0.05);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川崎病患儿急性期BNP[(711.92±225.75)ng/L]、h-FABP[(22.15±4.49)μg/L]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冠状动脉病变川崎病患儿[(473.09±98.57)ng/L、(16.34±2.28)μg/L]和健康组[(37.22±8.05)ng/L、(6.84±1.84)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527、11.033、34.619、26.571,均P<0.05)。病例组患儿急性期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0.4±4.0)、心脏指数(CI)[(2.6±0.5)%]、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SF)[(33.2±2.8)%]均显著低于恢复期[66.5±3.6、(3.4±0.4)%、(36.1±2.3)%]和健康组[67.2±3.9、(3.5±0.3)%、(36.9±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558、11.791、6.042、9.310、11.875、7.687,均P<0.05)。川崎病患儿急性期BNP、h-FABP水平与患儿心功能指标LVEF、CI、LVSF均呈负相关(r=-0.581、-0.496、-0.447、-0.609、-0.582、-0.511,均P<0.05)。结论血清BNP、h-FABP水平与川崎病患儿的心功能损害有一定关系,可以作为川崎病心功能异常的诊断指标,并可对治疗效果进行指导。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