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2013—2014年上海地区6种空气污染物小时浓度和逐日空气质量分指数(IAQI)的监测资料,统计分析了上海地区空气污染的变化特征及其气象影响因子。结果表明:2014年上海地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77.0%,空气质量总体较2013年明显好转。2013—2014年上海地区AQI具有季节性特征,表现为冬季空气质量较差、秋季空气质量较好的特征,其中12月空气质量最差。由首要污染物分布可知,上海地区最主要的污染物为PM2.5,其中冬季PM2.5污染出现最多;O3则为夏季的主要污染物。由污染物浓度的周循环变化可知,上海地区PM2.5、PM10、NO2和O3浓度均存在周末低于工作日的"周末效应",但PM10和NO2浓度的"周末效应"更显著。由2014年上海地区霾日与PM2.5浓度的变化可知,当PM2.5浓度达到轻度及以上污染时,霾天气出现的概率大幅提高,但二者并非对应的关系。天气形势对PM2.5污染影响较大,基于上海地区天气形势特点可以将PM2.5污染的地面形势分为7种类型,其中高压中心型和高压楔型为PM2.5污染的主要天气型。由于上海地区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西北风将上游地区颗粒物输送至本地,易造成较严重的污染天气;同时在冷高压的控制下,高压中心型和高压楔型天气频繁出现,导致颗粒物不易扩散,也易造成空气污染。夏季和秋季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水平和垂直扩散条件均较好,不易出现PM2.5污染,但由于气温较高,光照条件较好,易出现O3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