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是中国早期都邑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相关文献中多有涉及,研究"位"的内涵及其演化,对于认知中国早期都邑及其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尚书》《周礼》《西都赋》中具有代表性的三段关于"位"的论述,挖掘"位"的不同含义,剖析西周、战国和西汉时期都邑及其规划的不同特征。基于此,通过概念的比较,发现这一时期都邑及其规划的共性,即都邑是政治核心和政权表征,规划是一种政治治理手段;与此同时,不同文本中的都邑及其规划又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是一个时代政权组织形式的直接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