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部编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编者选入了许多《诗经》的篇目,如《关雎》《蒹葭》《子衿》等,由于诗歌中提到的很多名物距今久远,在教学中对师生都存在阻碍,但是它们刚好也可以作为诗歌教学的切入点。《诗经》是我国诗歌的源头,后世诗歌中的很多典型意象都是基于名物的特点提炼而来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区别名物和典型意象。在《关雎》一诗中,教师可通过对“雎鸠”“荇菜”“琴瑟”“钟鼓”几类名物进行释读,思考如何将前人名物训诂的丰硕研究成果和教学过程、文本内容、思想主题结合起来,既有助于加深师生对文本的理解,又可以加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感受,使教学过程有逻辑、紧密有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