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末的国有企业改革导致城市基层治理结构从单位制转向社区制。这并非社区制对单位制的简单代替,而是可用"道家时间性"理解的单位制与社区制互动转换的变迁过程。典型的例证为东北国企宿舍区演变而来的城市棚户区治理问题。其社区少有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有着过去国企单位管理经验的社区主任群体,在大型矛盾冲突化解、社区动员等方面,沿用以往单位治理逻辑,通过"事件性时间性"和"适应性循环"机制,帮助居民化解各类风险,形成适应变革的"社区抗逆力"。此类从"时间性"出发,研究基层社会"适应性"的思路,有利于促进贫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有利于从中国独特的单位社会治理角度,拓展社区抗逆力理论的内涵与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