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含量在乳腺癌保乳手术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武志雄; 张喜平; 张瑞明
来源: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5, 47(10): 1153-1157.
DOI:10.16096/J.cnki.nmgyxzz.2015.47.10.001

摘要

目的对具备保乳条件的I、II期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通过DNA含量及病理检测,探讨行保乳术后残留乳腺是否存在多发灶和癌前期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8月至2008年11月30例具有保乳手术指征而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患者,将手术切除的全乳腺可疑病变标本立体定位,每隔0.5 cm做一个切面,对远离原发灶3 cm以外部位的可疑病灶或癌前病变进行取材,绘制取材简图,并和原发灶作对照,所取标本进行病理及流式细胞术(FCM)测定。结果对各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组中在距原发灶3 cm以外不同范围乳腺组织低危病变与高危病变的发生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A倍体检测在低危病变与高危病变的倍体情况均为二倍体。DI与SPF在正常上皮、轻度增生、中度增生、重度增生与癌变组中呈逐渐增高趋势。DI、SPF在低危病变与高危病变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保乳手术后的乳腺组织中发现残留重度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和乳头状瘤这类癌前病变,通过行DNA倍体定量分析对术后发生复发的可能性大有一定临床意义。

  • 单位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