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人民医院近8年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特征及其克隆变迁

作者:吴伟元; 金晓菲; 吴诗品; 吴劲松; 卢月梅; 吴文苑; 陆坚; 刘映霞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2015, 95(08): 585-590.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5.08.006

摘要

目的调查深圳市人民医院近8年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临床特征、耐药机制及其克隆变迁。方法收集2002至2009年深圳市人民医院院内感染患者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琼脂稀释法检测亚胺培南等抗菌药对鲍曼不动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s);聚合酶链反应(PCR)和DNA测序分析CRAB碳青霉烯酶基因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同源性;依据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回顾性调查CRAB感染患者病历资料。结果 2002至2009年共收集到87例CRAB院内感染患者,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占69.0%(60/87),其次为血流感染占8.0%(7/87)、伤口感染占8.0%(7/87)和腹腔感染占6.9%(6/87)。80.5%(70/87)CRAB来源于重症监护病房(ICU)。2009年CRAB感染迅速增多,占48.3%(42/87),以呼吸道感染为主(34/42)。87株CRAB共获8种PFGE型别。2002至2006年,CRAB感染主要流行携带blaOXA-58-like基因的CRAB克隆A;2007至2008年主要流行CRAB克隆A和携带blaOXA-23-like基因的CRAB克隆C;2009年携带blaOXA-23-like基因对碳青霉烯高度耐药的CRAB克隆D取代克隆A和C,成为深圳市人民医院CRAB病原菌的主要克隆。结论携带blaOXA-23-like基因的CRAB高耐药克隆D造成深圳市人民医院2009年CRAB感染迅速流行。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