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我国粮食安全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与此同时,全球粮食产业链的全面开放和深层次融合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与风险。自2006年实施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我国小麦产量大大提高,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农民增收。而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科学客观地评价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市场效应,对完善我国价格支持政策体系、确保中长期口粮绝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采用双重差分法,对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前后的小麦产量,以及实施区(河南省)与非实施区(黑龙江省、四川省、山西省)的小麦产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效果。结果表明: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河南省小麦产量提升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同时,根据该研究结果,针对稳步提高主要粮食作物最低收购价、切实保护广大种粮农民的实际利益,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