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沙市永兴岛蚊类监测与风险评估

作者:王崇财; 王绍培; 邓俊; 祁雄; 林明; 潘心来; 刘云方; 潘林奇; 云小云; 王辉煌
来源: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2019, 26(02): 105-109.
DOI:10.3969/j.issn.1005-0507.2019.02.006

摘要

为掌握三沙市永兴岛蚊虫种类构成、密度分布和季节消长情况,为病媒生物控制提供科学依据,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采用诱蚊灯和人工叮咬法对永兴岛生活办公区、餐饮区、码头作业区和民工居住区4类监测点开展成蚊监测,将监测到的成蚊种属鉴定后进行病原体检测。结果共捕获成蚊2 030只,经鉴定隶属3属5种,优势种为致倦库蚊,其次为白纹伊蚊、三带喙库蚊、骚扰阿蚊和褐尾库蚊。不同监测点蚊类构成比存在差异,生活办公区致倦库蚊构成比最高,民工居住区三带喙库蚊构成比最高。成蚊密度在5、6月份和8、9月份各有1个高峰,12月份蚊虫密度最低(5.58只/人·小时)。风险评估显示蚊类叮咬、骚扰风险为极高风险,发生流行性乙型脑炎、黄热病、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登革热及重症登革热为中等风险。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