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读着董老师的案例,文中的一幕幕是那样熟悉,我也有过这样的心结。当学生出现某一方面的问题时,我们和家长沟通,是想让家长了解并正视孩子的问题,家校合力教育好孩子。然而,有的学生在家在校两个样,家长又“只信孩子”,非但无视孩子的问题,还找各种理由为孩子开脱,甚至为孩子鸣不平。身为班主任,明明“一切为了学生”,却不被理解、不被支持。即使家长最终认清事实,发现了孩子的问题,班主任也难免“赢了道理,输了感情”。遇到“护犊子”型家长,我的做法是:做个比家长更会“护犊子”的班主任,引领家长科学地助力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