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颈髓动静脉畸形(csAVM)血管构筑的特点,并分析个体化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8年多中心收治的42例csAVM患者:男女比例相当,平均年龄(34.4±13)岁(11~64岁),平均病程(41.03±77.57)月(2天~20年)。急性发作11例(26.2%),慢性进展20例(47.6%),慢性起病急性进展11例(26.2%);csAVM出血22例(52.4%),其中SAH 12例(54.5%)。均经全脊髓造影(DSA)和/或术后病理确诊,根据其血管构筑等综合因素施予个体化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EVT)32例(76.2%),单纯手术治疗或手术联合EVT均为5例(11.9%)。治疗后依据AVM闭塞率和改良的mALS临床分级进行综合评级。结果:38.1%的csAVM伴有瘤样异常血管结构,与出血和急性发作、进展显著相关(P=0.021)。平均供血动脉数为(3.65±1.84)根,57.1%(24/42)供血动脉来源于多系统。EVT、手术和手术+栓塞组的术后综合评级为:治愈、改善率分别为75%、60%和80%,恶化加重率分别为6.3%、20%和0%。平均随访时间(14.81±3.86)月,均未发生再次出血,疗效也有进一步的提高。结论:比较其他节段的脊髓AVM,csAVM供血动脉数量多、多系统来源、常伴有动脉瘤等血管构筑特点,但供血动脉更为平直,更合适EVT治疗。有症状、出血或伴有瘤样结构者应给予积极干预的治疗。结合其血管构筑、临床症状和脊髓功能状态,以及医师擅长和医院条件选择合适的个体化治疗,其结果是安全有效的。复合手术结合组合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 安徽省宣城市中心医院; 西电集团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