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赋互为”是唐宋古文运动非常重要的创作实践之一,但以“文章在韩、欧之间”为行文祈向的方苞却在古文中“禁赋”。方苞秉持韩柳以来“祖骚重情”的赋学观念创作骚体赋,在古文崇理明道之外,于辞赋世界中找到一种述情抒怀的书写范式。桐城后学由韩愈而追慕扬雄,将汉赋瑰丽之辞和行文之气融入古文之中,从而由古文“禁赋”到古文选赋、以赋入文,在构建道统与文统的框架下,以变解悖。方苞古文“禁赋”之论,是以“文体之正”回护“义法”之说,而桐城后学以赋为文,意在扩大古文堂庑,消弭“义理”元素,这恰是证明方苞当初“禁赋”以“醇”文的正确。桐城后学提倡“文章”之学,是顺应中国近代文学从“杂文学观”向“纯文学观”转型的大势,亦在求得文章之“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