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明确饮酒量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消化内科自2008年9月-2018年12月因酒精性肝硬化伴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行内镜下治疗患者211例,男208例,女3例,平均随访时间45(2~110)个月。将患者的饮酒情况与其肝功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发生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进行分组:早期再出血组、迟发性出血组和无再出血组,比较各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与饮酒情况的差异。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Spearman秩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饮酒持续时间与肌酐(r=0. 142,P=0. 039)、DBil(r=-0. 137,P=0. 047)呈相关性,每日饮酒量与DBil(r=0. 144,P=0. 037)、前白蛋白(r=-0. 190,P=0. 009)呈相关性,而总饮酒量与肝损伤指标均无任何相关性。早期再出血组和迟发性再出血组患者中WBC(t=-2. 355,P=0. 020)、中性粒细胞(t’=-2. 602,Z=0. 010)、Hb(t=2. 247,P=0. 026)、平均红细胞体积(t=-2. 073,P=0. 040)、ALT(Z=-1. 985,Z=0. 047)、INR(Z=-2. 397,Z=0. 017)、脾厚(Z=-2. 542,P=0. 011)、Child-Pugh评分(t’=-2. 364,P=0. 020)及分级(Z=-2. 485,P=0. 013)存在统计学差异。无再出血组患者的WBC(Z=-2. 276,P=0. 017)及中性粒细胞(Z=-2. 375,P=0. 018)均低于有再出血组。有再出血组患者的饮酒时间反而低于无再出血组患者(Z=-2. 522,P=0. 01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为静脉曲张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比值比=1. 152,95%可信区间:1. 017~1. 300,P=0. 026)。结论本研究未能发现饮酒与肝损伤存在量效关系,饮酒对再出血的影响亦不明确。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