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尽管1920年代的早期中国电影在审美形态方面缺乏较为深刻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充满着投机的商业气息和低俗的情节内容,但1920年代的电影在特殊的政治历史语境中,几乎最大化地开启了中国人几千年被压抑的文化想象和潜在的欲望释放,并在庞大的消费互动中,促进了近代中国城市文化的现代性进程;1920年代旧派文人进入电影创作,使中国勃发的电影市场最大化地带动了整个社会的商业消费,形成了新的流行文化时尚与城市消费形态,并随着电影与媒介的文化互动,加速了旧文化在内部的逐渐瓦解;1920年代后期精英知识分子在电影商业叙事中的文化启蒙意识尽管遭遇重重现实困境,但为1930年代的新兴电影运动奠定了一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