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不同治疗时机对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症状性颅内出血、实验室指标及预后良好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于胶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溶栓前组(A组,75例)与溶栓后组(B组,7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组于溶栓治疗前24h内口服瑞舒伐他汀片治疗,B组于溶栓治疗后24 h内口服瑞舒伐他汀片治疗。比较两组溶栓治疗前及治疗后1、8周的预后良好率、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指数(ADLBarthe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白细胞介素-17(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指标。比较两组患者颅内出血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治疗后1、8周预后良好率(53. 3%、81. 3%)均高于B组(30. 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09、8.233,P=0. 005、0. 005)。治疗后两组ADL-Barthel指数、NIHSS评分及IL-17、MMP-9、HMGB1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均<0. 05),且B组优于A组(P<0.05)。A、B组颅内出血发生率(53.3%比30.7%)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X2=0.132,P=0.716)。结论对于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溶栓前瑞舒伐他汀给药可以明显改善预后,促进日常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恢复,降低IL-17、MMP-9及HMGB1水平,且未提高患者颅内出血风险,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单位胶州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