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支原体肺炎(MP)患者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趋势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从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MP患者56例纳入本次研究,将其记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后,有效者49例,无效者7例。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5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SP-A、SP-D及hs-CRP的变化趋势,比较观察组不同治疗结果患者的血清SP-A、SP-D及hs-CRP水平,并分析患者的血清SP-A、SP-D与hs-CRP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3d及治疗后7d观察组的血清SP-A、SP-D及hs-CRP水平较治疗前依次降低,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14d血清SP-A、SP-D及hs-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有效组血清SP-A、SP-D及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P患者的血清SP-A、SP-D与hs-CRP均呈正相关(r=0.713、0.699,P=0.000、0.000)。结论:MP患者的血清SP-A、SP-D及hs-CRP水平可伴随治疗过程的进行而逐渐回落,最终基本恢复至正常范围,且血清SP-A、SP-D水平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临床治疗时可针对上述3种指标进行监测以判断患者病情及治疗效果。
-
单位重庆三峡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