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老子"无为"思想是其政治哲学体系的精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也是一种高妙的教育之道。《道德经》中的"行不言之教""物或行或随""以其善下之""去甚去泰""有无相生"等观点蕴含深邃的辩证智慧和人文精神,启示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发挥教育者的身教示范作用,尊重大学生的自主个性发展,构建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防范"过度隐性"现象,坚持"显性"与"隐性"双管齐下,不断提高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