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庆洁; 赵争*; 贾李博; 王伟萍; 贾文哲
来源:测绘科学, 2022, 47(12): 165-173.
DOI:10.16251/j.cnki.1009-2307.2022.12.021

摘要

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面沉降问题,该文利用小基线干涉测量技术(SBAS-InSAR)和永久散射体测量技术(PS-InSAR)对覆盖黄河三角洲区域的114景Sentinel-1A数据进行时序干涉处理,获取2017年11月—2022年2月黄河三角洲区域地面沉降信息,并对两种方法的形变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交叉验证两种结果的可靠性。通过结合重力反演与气候实验(GRACE-FO)卫星动态监测地下水变化,探究地下水储量对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的沉降区域分布极不均匀,多分布于地下卤水开采区和石油抽采区,最大沉降中心位于羊口镇。通过分析地下水储量变化、月平均降水量与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的相关性可知,地下水储量变化对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的影响较大。总体而言,地下淡、卤水以及石油等地下流体过度开采而未及时补偿是造成黄河三角洲区域沉降的主要原因。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