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监测海口市登革热媒介消长状况,为及时预测和控制登革热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海口市历史流行区设立监测点,全年每月定时定点定人监测媒介幼虫密度,成蚊种群和密度;并采用"儋州模式"开展媒介控制工作。应用EPIINFUO软件分析监测与控制结果。结果2005年调查了1412个自然村,埃及伊蚊幼虫阳性的村有489个,总阳性率为34.63%,秀英区阳性率最高为81.72%;媒介密度布雷格指数≤20的村有85个,占17.4%,20≤布雷格指数≤40的村有74个,占15.1%,布雷格指数≥40有330个,占67.5%。媒介密度最高的是秀英区,其次为龙华区,最低为美兰区。2006年在媒介密度最高的龙桥镇和永兴镇开展媒介控制工作,埃及伊蚊布雷格指数控制前分别为118.2和196.8,控制后分别下降到26.7和43.3,控制效果比较显著(P<0.05)。结论海口市广泛存在登革热流行的自然环境,媒介监测和控制工作能有效降低媒介密度,阻断传播途径,海口市应加强登革热病例监测和媒介控制工作,防止登革热流行。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