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恐怖袭击的微观机理与毁伤机制能够预防、减轻社会损失。本文以2014年昆明火车站暴恐事件为蓝本场景,基于微观粒子运动建立多主体模型,进行相关机制设计,重点还原暴恐袭击场景下的群体心理学机制、群体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有组织、有策划袭击的社会伤害远大于无组织的随机攻击;由于暴徒人数增加的破坏性边际递减,暴徒常采用"小分队"模式;群体动力学过程在总体上呈现S型曲线;一旦进入群死群伤期,伤亡巨大且迅速。在实践层面,粒子仿真可为反恐力量配置、反恐介入时机选择、日常应急演练等提供高精度指导。比如,可以通过仿真方法求解"黄金介入窗口期"。该模型可迁移到其他公共场所,为社会治理、公共政策、立法修订等提供科学、精确的依据。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