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边缘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下的文化遗产面临着被遗忘和消失的风险。而“遗留物”是居民对于当下日常生活的习惯、行为、精神的集中表达,是人通过非设计方式创造出具有功能性和价值性的“物”,承载着对于居民日常生活中的记忆和历史,同时也是城市文化始终保持活力的重要物件。因此,如何保护和传承边缘城市的文化遗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文章通过以民俗学的视角去观察边缘城市,以符号化的方式将边缘城市的“文化遗留物”转化为新形式,从而引发当下社会的思考和共鸣。

  • 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