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时空分辨率的卫星降水数据对于近实时降水监测和实时水文预报非常重要。以中国大陆为研究区,从小时尺度综合分析四种近实时卫星降水产品,包括基于风云卫星的REGC和DISK、基于GPM的IMERG-Early和GSMaP-NRT,揭示降水反演误差与四个关键影响因子(季节、气候区、降雨强度、地形)之间的关系。评估结果如下:在小时尺度上,IMERG-Early在中国大陆的表现最好,具有最高的相关系数(CC=0.44)和最低的均方根误差(RMSE=0.97 mm/h);其次是GSMaP-NRT,在湿润区具有最低的误报率;REGC和DISK仅在湿润区南部和东部具有令人满意的相关系数和分类统计指数。在季节尺度上,所有卫星降水产品在夏季的准确性最好,在冬季的性能最差。在降水强度方面,除IMERG-Early外,其他三种卫星降水产品更倾向于高估无雨(0~0.2 mm/h)事件的概率密度;REGC在小雨(0.2~0.6 mm/h)事件下的表现最好,具有最低的偏差;与其他卫星降水产品在暴雨下(>5 mm/h)的表现相比,DISK对暴雨的低估程度更小,得益于其短延时特性,DISK在暴雨监测和洪水预报中拥有更大的应用潜力。IMERG-Early和GSMaP-NRT在低海拔地区的表现都优于高海拔地区,REGC和DISK的性能在高程大于3000m后显著增加。相关的评估结果将为风云产品的算法改进提供一些反馈,并使数据用户能够进一步了解风云降水量估计的误差特征和潜在缺陷。
-
单位河海大学;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