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经皮椎体成形、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和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均可修复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这3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修复方式及效果。方法:纳入61例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患者,入院后积极做好围手术期的治疗和处理,分别采取经皮椎体成形、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和膨胀式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记录所有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术前、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伤椎的矢状面指数和Cobb角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1)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2)3组患者术前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ODI、伤椎的矢状面指数及Cobb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3组术后3个月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ODI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5),组间比较疼痛目测类比评分、ODI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3组术后3 d、术后3个月伤椎的矢状面指数、Cobb角均较术前增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5),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5),经皮椎体后凸成形组与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效果类似(P>0.05),且优于经皮椎体成形组(P<0.05);(5)结果说明,3种修复方式均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强度,缓解疼痛,稳定脊柱,术后短期内椎体无明显的压缩;但在术后椎体高度的恢复程度方面,经皮椎体后凸成形、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优于经皮椎体成形。另外,3种修复方案均有各自的适应证、优缺点,正确选择修复方式是提高修复效果的关键。
-
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重庆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