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春季潜在蒸散量变化特征与成因

作者:曹永强; 肖春柳; 李元菲; 刘明阳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2019, 26(05): 195-209.
DOI:10.13869/j.cnki.rswc.2019.05.029

摘要

潜在蒸散量(ET0)是区域能量平衡和水分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探讨其历史演化规律及成因对优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及水资源合理配置至关重要。基于河北省及周边地区1968—2018年24个典型气象站点逐日气象数据,利用Penman-Monteith模型、敏感性分析、M-K检验法及空间插值方法分析了河北省ET0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时间分布来看,51年间,河北省春季ET0多年均值为353.20 mm,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1.679 mm/10 a,其周期变化存在35年主周期及20年次周期;空间上呈现由西北向东南半环状递减趋势。(2)从影响因素来看,春季ET0变化对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均表现正敏感;对相对湿度表现为负敏感,对各个气象因子敏感程度依次为相对湿度>最高气温>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平均气温>最低气温。(3)从成因的空间分布上看,河北省北部地区ET0变化的主导气候影响因子为平均气温,中部及西部地区为相对湿度,南部及偏东部地区则转变为平均风速。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水资源综合评价及农业生产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