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分析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3个群体,包括广东(GD)与安徽(AH)的养殖群体、湖南(HN)的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采用PCR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从源自Gen Bank的30对微卫星引物筛选出10对具有特异性和多态性的引物,用于上述3个群体共162个个体的PCR扩增。使用LED诱导荧光检测系统对扩增产物进行毛细管电泳,Q-ANALYZER软件对电泳结果进行分型,结果显示各微卫星位点均有较高的多态信息含量(PIC=0.4450.895),各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期望杂合度He=0.6890.730)。群体间存在较高的基因流(平均基因流Nm=6.040)。群体遗传分化指数(FST)分析显示,总体遗传分化水平较低(FST=0.046 7),群体间遗传分化为中低水平(FST=0.034 50.060 4)。AMOVA分析显示群体间遗传变异仅占4.67%,群体内遗传变异占95.33%。群体间UPGMA系统进化分析显示,GD群体与HN群体聚为一支,AH群体单独聚为一支。个体间UPGMA系统进化树显示3个群体个体排列呈镶嵌式,未出现明显的地理群体分支,且STRUCTURE群体结构分析显示各群体均可被分为亚群Ⅰ和亚群Ⅱ(K=2),说明群体间的遗传关系较近。综上所述,所分析的广东、安徽与湖南3个翘嘴鳜群体间的遗传变异程度较低,群体内遗传变异程度较高,各群体均具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因此这3个群体均适合作为品种选育的基础群体。本研究结果为下一步翘嘴鳜优良品种选育方案的确立提供了依据。
-
单位农业部; 生命学院; 上海海洋大学;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